欢迎来到本期机器鼠胡扯人生,本期机器鼠准备谈谈 自我疏离 这个行为。
其实在机器鼠看来,自我疏离这个行为挺反常的,照理说人本能地喜欢抱团取暖,所谓团结就是力量,人在社交中才能获取安全感与存在感,自我疏离反其道而行之,把自己从集体大家庭剥离开来,那么人为什么会存在以损失安全感和存在感的代价离开集体的庇护呢?
首先,个体有特殊之处,不可能全然与群体的某些价值观吻合,而个体与群体不同之处则非常容易发生矛盾,一窝人蔑视一个人的不合群之处并排斥他、不让他参与集体活动,这是孤立,在这里个人被迫接受“异类”标签。自我疏离就比较有趣了,是个人主动排斥集体活动、主动排斥其他集体成员,以一己之力把所有人贴上“异类”标签,自己让自己孤立于这个群体。
之所以会有主动断离自我与群体联系的行为,归根结底是因为自己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对于群体而言是一种违和,展开来说,就是自己通过比较发现了自身在某些点强烈不合群并且在这些点给群体拖后腿,比方说自己成绩不够理想,而旁边的人成绩一个比一个高,那么一堵隐形的由自己定义的墙就会隔开自己与其他人,自己是所谓的菜鸟,别人是所谓的凤凰,菜鸟何必要呆在凤凰群里丢人现眼呢?除了是怕自己献丑、避免自己在比较中受到挫折的一种保护心态,自我疏离的动机还会是带着嫉妒还有些许的复仇心态主动离开那个凸显其弱势的群体,想要自己脱离集体单干出一番成就,成为自己的王,以此傲视他所脱离的群体,完成精神复仇。
在这里先小小总结一下,自我疏离的大体本质逻辑如下:优点是其他人的+我没有该优点→我跟其他人不同→我不属于这个群体→我是独立个人,我就是自己的王。不难从这个逻辑线看出,自我疏离者其实是陷入了以偏概全的自我否定中,用劣势对位优势的以卵击石般的几个比较就草率得出自己整个方面不合群。看不见闪光点,仅仅被劣势蒙蔽了判断,会导致自己做出诸如疏离大群体的仓促决定。实则,人一旦没有了群体的帮助,干事会变得很累,再加上自我否定带来的情感内耗,自己的内驱力很快就被消磨殆尽了,所以说单纯的自我疏离并不是长久之计,一些自我疏离者最后会归结于内心上的和解,消除心里的偏见与隔阂,重回群体的怀抱。
其实,自我疏离亦有可以利用的价值,或是孤独带来的冷静思考使自己对一些事物有了全新看法,或是嫉妒心和复仇心带来的强有力的内驱干劲使自己的效率陡增,或是断绝瓜葛带来的内心净化机会使自己从盲从的状态走出来。不难想象,不断用自我疏离鞭策自己的是怎样的猛鼠,没苦自找,硬是通过打压自己给自己进行魔鬼训练,这无异于在崩溃的边缘打擦边球,但是如果用得好的话就可以释放出自身强悍的力量,凶猛地提升自己、武装自己。
那么,何为用得好?机器鼠认为,自我疏离但不疏离太远,保持一定的个人空间和独立思想但不失去群体的联系和帮助,这就能保证自己近乎疯狂的力量有持久性,累了借点群体的辅助和心理安慰,休息好了再驱使自己勇猛单干,敢说这种自我疏离集群体和个体的力量,会是最强大的自我突越方式。
然而何必要把自己逼到这种地步呢?如果擦边球控制得不好,全盘崩溃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或许不被他人评价所影响、不把自己与他人做肤浅的比较,走好自己的轨道才会是最稳定的自我突越方式。
好了,本期机器鼠胡扯人生到此结束,我们下期再见。
发表回复